
工傷調查
助僱主揭發真相
免被騙財及浪費時間

【僱主必看】
如何運用工傷調查踢爆員工「呃工傷」?
怎樣以法律途徑保障僱主?
-
強烈不建議僱主自行或請親友或其他員工,就僱員「呃工傷」展開工傷調查,原因無論是僱主、親友或其他員工,均缺乏工傷調查經驗,很容易便會被目標發現有人在調查自己的行蹤,警覺性會提升至不合理程度。及後再委託本社調查目標行蹤時,在目標警覺性異常地高的情況下,會令搜證變得困難,最後得不償失的,是委託人本身。
-
僱主需按法例要求,向勞工處及保險公司,申報僱員受傷情況。
-
僱主應留意僱員是否有以「跑假紙」方式,提供病假證明,意即向不同醫生,每名醫生取數天病假證明。
-
建議僱主委託專業人士,進行工傷調查,搜集證據,確認僱員「呃工傷」是否屬實。
-
僱主應運用工傷調查所得證據,呈交警方及勞工處跟進,或 / 及以法律途徑,處理工傷個案。
【僱主必看】
如何運用工傷調查避免被僱員「呃工傷」?
3 招助僱主成功自保
-
於職位申請表上,加問員工身體哪個部位曾受傷,及曾否有報過工傷
-
僱主可自費,要求僱員由指名醫生進行身體檢查,或列席受傷僱員的身體檢查
-
進行工傷調查,獲取證據,包括目標人物行蹤及行為調查、是否有於家中休息、於其他公司工作、誇大傷勢……等等。
僱員因工受傷,僱主按香港法例第 282 章《僱員補償條例》作出補償,合理不過。
可是,現實中卻有不少心懷不軌的僱員,鑽法例空子,報稱因工受傷,實情「呃工傷」、騙勞保圖利。即便是勞工處,亦於 2022 年 2 月版的《僱員補償條例簡介》中列明,如僱主對僱員的傷患或病假的成因有懷疑,應盡快作出工傷調查。
《僱員補償條例簡介》亦列明,僱主如懷疑遇上欺詐工傷個案,可向法律顧問諮詢意見,及將搜集所得的證據及有關資料,交給勞工處及警方處理。
換句話說,僱主需要透過調查,取得證據,再交由警方及勞工處處理。
工傷調查 首重取得證據

無論是勞工處文件顯示,或本社創辦人 Nic Li 及法律顧問 Marco Kwok 的專業分享,均指出僱主要處理懷疑「呃工傷」個案,必需先取得證據,然後才交由警方及勞工處接手調查。
按本社豐富工傷調查經驗、法律顧問 Marco Kwok 的專業意見,及過往多位委託人親述,僱主縱使可直接向勞工處或警方提出對工傷個案有懷疑,但往往因種種原因,個案久久未能開展跟進,導致錯失搜證良機。
那麼,僱主們應如何快狠準地獲取證據,盡快解決事情,免再持續浪費金錢與寶貴時間?答案是委託本社進行工傷調查。我們能如此自信地說,全因本社調查團隊成員,早於出任調查記者時期,已開始調查香港大小工傷個案。我們曾為建造業、運輸業、社會福利界、漁農界、教育界等各大小機構,成功完成工傷調查,取得真憑實據,為僱主討回公道,並獲得以下好處︰
-
省卻原本會被「呃工傷」僱員騙走的巨量金錢
-
省卻大量行政成本及時間
-
為其他僱員立下公司對「呃工傷」零容忍的堅定立場
-
讓公司重回營運正軌
本社處理工傷調查時,會針對性地搜集下列證據︰
-
目標是否有誇大傷勢,其所作所為,與申報傷勢是否符合
-
目標是否有於工傷期間,在其他機構上班,甚或連續性地上班
此外,本社更與具備 13 年資歷、擅長處理工傷個案的法律顧問 Marco Kwok 合作,為委託人提供免費法律諮詢,務求助委託人快狠準地解決問題。
現在就與你分享各行業透過工傷調查的成功個案。為保障委託人私隱,以下成功個案,所述地點經過
修改。
工傷調查《建造業》成功篇

一名在地盤工作的男僱員,失足從高空工作台墜下後,僱主立時安排他送醫院治理,並為男僱員呈報工傷。男僱員出院後,報稱全身上下,仍不時劇痛,痛得最利害是雙腳,走路都有困難。日子久了,男僱員繼續提交病假紙,指全身痛症持續,尤其是雙腳仍是痛得利害,但僱主發現,每張病假紙,都由不同醫生簽署,認為有可疑,故委託本社進行工傷調查。
按本社調查所得,男僱員於病假期間,身穿另一家公司制服、駕駛印有另一家公司商標的車輛,於另一地盤工作。據 2022 年 2 月版《僱員補償條例簡介》列明︰「僱員不應在僱主不知情及未獲僱主同意下,在工傷病假期間為其他僱主工作,否則可能會被視為干犯欺詐行為。」男僱員有一天從另一家公司下班後,更相約了朋友,到足球場踢波,完全與他聲稱的雙腳痛得連走路也有困難的情況不符。
工傷調查完成後,本社將所有攝下的影片及相片證據,連同詳細文字報告,交給涉事僱主,最後成功助僱主討回公道,圓滿解決該列工傷個案。
工傷調查《飲食業》成功篇

老闆上來哭訴、無奈,上來喊,因又要另請人,又要賠,已用盡積蓄,再下去要倒閉,調查後捱過一關,不用倒閉。
小食店請了一名負責處理男店員,負責處理魚蛋、燒賣、滷水串等小食。有一天,男店員在工作期間,斬到手指流血。小食店主主安排男店員送醫院治理,而小食店亦為男店員呈報了工傷。日子久了,男店員表示仍未康復,要繼續索取工傷補償,同時間,小食店主聽到行家傳聞,指男店員於另一餐廳上班,於是前來本社諮詢。
小食店主在本社位於旺角的獨立辦公室,訴說經營小店,其實只夠賺取微利糊口,男店員斬傷手指後,要另聘店員頂替,已是一筆額外支出,再加上要支付工傷補償,對小食店而言實在是百上加斤。小食店主更不諱言,積蓄已因額外人工開支及工傷補償,花得七七八八,再持續下去,維持其一家生計的小食店隨時需結業,說得激動之際,小食店主更因哽咽而停頓了數次。本社立時接受小食店主工傷調查委託,火速部署及開展調查行動。
按本社調查所得,男店員於病假期間,在另一家小食店,身穿有該店家商標的圍裙,繼續從事處理小食工作,更間中兼任收錢。本社將所有攝下的影片及相片證據,連同詳細文字報告,交給涉事小食店主,最後成功助小食店主討回公道,捱過難關,不用倒閉,繼續經營下去。
工傷調查《社會福利界》成功篇

一所社區中心,聘請了一名年近花甲的男職員,維持社區中心整潔度。社區中心於男職員上班初期,已提醒該名男職員,別攀高爬低,以免受傷。可是,有一天,男職員從木梯上墜地,需即時送醫院治理,而社區中心亦為男職員呈報了工傷。
日子久了,男職員表示仍未康復,社區中心開始懷疑男職員的傷勢是否屬實,於是委託本社進行工傷調查。
按本社調查所得,男職員起初以柺杖協助慢步走出社區中心,但走了兩條街後,男職員便提起柺杖,越走越快,期間更不需柺杖協助,進入了大型家品連鎖店,並從貨架上搬下鐵架,量度呎吋,及後更購走一整盒鐵架配件,單以左手,挾著離開。離開店後,男職員突然朝巴士站快步跑,追上一架巴士並上車。下車後,男職員進入超級市場,購買了一箱 24 罐啤酒,左手挾著鐵架配件盒,將柺杖勾於左上臂,右手挾著一整排啤酒,走了約 15 分鐘後進入一座公屋,中途即使途經多條樓梯,亦完全沒有停下歇息!
本社將所有攝下的影片及相片證據,連同詳細文字報告,交給社區中心,最後社區中心成功討回公道,圓滿解決工傷個案。
工傷調查《運輸業》成功篇

公司聘請了一名男司機,他上班後 2 天,便表示下車時弄傷腰,要索取工傷補償。該公司對個案有懷疑,於是委託本社進行工傷調查。
按本社調查所得,男司機於病假期間,先後相約其他人,到西貢玩極限單車,又到公園踩滑板。本社將所有攝下的影片及相片證據,連同詳細文字報告,交給涉事僱主,最後成功助僱主討回公道,圓滿解決該列工傷個案。
現在就聯絡本社,免費獲取專屬你的工傷調查方案!
致電︰+852 2874 1222
WhatsApp︰+852 5648 1222
Telegram︰cii1222
WeChat︰cii1222
工傷調查 —— 常見問題
有哪些常見的員工詐騙手法,而有作工傷調查的必要?
最常見的員工詐騙手法,包括有虛構工傷事故、又或自己已有傷患卻說謊是工傷造成。所以深入的工傷調查實有必要,以免令僱主蒙受損失。
如果僱主在工傷調查中發現受傷員工是存心欺詐,便不用向勞工處呈報相關意外詳情對嗎?
不是。無論有關工傷意外責任屬誰,以及員工是否在該工傷意外存心欺詐,僱主也必要因應《僱員補償條例》先向勞工處處長呈報。如僱主對該工傷意外有懷疑,及認為自己不用為事件負責,便要將有關資料及證據等,一同連同向勞工處處長呈報的表格遞上。工傷調查方面若僱主忽略這些,反而會被指在工傷程序上有疏忽。
在對員工進行工傷調查時,僱主也可另作甚麼以詳細跟進個案?
對於有關工傷意外,僱主除向受傷員工了解事件經過外,也可向目擊之同事查詢,並安排評估工作環境引起意外的可能性,另外僱主可聯絡保險公司作跟進,如安排該受傷員工接受僱主指定的註冊醫生以作身體檢查,可獲更多客觀、準確的資料。